2010年1月26日

從親人難渡看親子關係

爸媽冏很大~談親子關係
雲科大輔導老師 羅崇誠
2010.01.26
        前陣子有一則關於兒子是非法暴力討債集團,而父親卻是在勸人向善的宗教團體中弘法的新聞。父親與兒子的行為在外人看來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兒子曾對他說:「爸,做你的兒子,好大的壓力。」而這位形象一直很好的父親向外界表示:「親人難渡」。意思是最難渡化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和親屬。如果我們把諮商與弘法勸人向善的目的看做雷同的話。乍聽之下,這位父親所說的還蠻像諮商關係中的雙重關係會影響諮商品質與效果的論述(雙重關係簡單來說指的是除了協助者跟被協助者之外還有其他關係,譬如說:父子關係、租任關係)。
        在諮商輔導的過程中,我們很希望能夠維持關係的單純。也就是諮商師或輔導老師與個案除人助人者與被助者這層關係外,盡可能不要在會談室外還有任何的其他關係上的連結。
因為每一層關係都代表一種特殊的互動模式。如果有了另外一種關係就會多出一種特殊的互動模式。這樣的雙重關係或是多重關係就會發生因二種互動模式的不同而產生思考、語言及行為上的干擾,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扮演角色的混淆。這種干擾自然而然對於我們想要協助對方的效率或效果上面就會大打折扣。這種困境,在我們扮演的是一個助人者的角色時,可以很容易體驗到。舉個例子,我媽媽常常會希望藉由我的諮商輔導專業來協助他覺察一些生活中的狀況,可是他總是會記得他是我媽媽,因此,在我面質或是反問他一些問題時,他就會說:『你怎麼可以這樣跟我說話!』這往往就影響了我協助他的覺察與反思。
        不過,我們希望看到另一個重點是,親子之間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或是誰幫誰的問題,而是在於連結。不是誰的行為好誰的行為壞的差別,而是在於關係。不是個別個體的狀況,而是相關連個體之間所形成的系統動力。往往許多父母親都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人都很好為什麼會生出這樣的小孩』。而有些小孩也會疑問:『為什麼家裡都是規規矩矩的公教人員,偏偏自己會在外面混』。其實,這是很好的提問,也很值得探究。不過,提出這樣疑問的父母鮮少人會真的想去了解,而提出這樣疑問的小孩也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源而不了了之。
         因此,我們希望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這項更進一步的提問。第一、是強調治療關係的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第二、是著重在系統觀點的家族治療(Family Therapy)。以及第三、注重靈性成長的身心靈整體健康觀。
首先,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強調的是人的正面成長和發展,並且非常著重治療師本身的態度,比如一致性(Congruence)、真誠(Genuineness)、無條件積極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心(Empathy)等。這個治療學派相信人的改變是是來自於良好的治療關係。助人者並不需要強勢的教導與導引被助者怎麼做才是對的。在維基百科中提到關於個人中心治療強調的五個概念可以作為我們參考:
1. 真誠的治療關係:治療師與案主之間的關係應為誠懇的、自然的,使案主在無戒心的環境下治療。
2. 積極回應 (positive feedback) :治療師的真誠,而非假裝關注案主個人的問題。
3. 無條件積極關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對案主的陳述,不帶批判性的態度,亦不作反對或贊成,僅去接納和認同、關懷案主。治療師在諮商過程中,應給案主賓至如歸的感覺。
4. 同理心 (empathy):治療師傾聽案主自述後,站在案主的角度,設身處地的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
5. 溝通:事主能夠接收到治療師的理解和接納。
        我們可以試著將個人中心治療中提到的「治療師與案主」的名稱替換成「父母與孩子」。當父母親是以這樣一種態度對待孩子,而不去強調各種行為的該與不該時,相信不僅是關係的改善也將因為更貼近彼此的內心,而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而父母親的行為舉止自然成為孩子的仿效的對象。
再者,從系統性的家族治療觀點來說,家庭中的某一個成員出現狀況或不良行為時,家族治療師一般會著重在於「整個家庭」的氛圍是如何地使不良狀況出現在特定成員的身上,而非針對有狀況的成員進行所謂的個別治療。家族治療相信個體的狀況不僅是個體的調適的議題更是其所處在團體的表徵。個人的癥狀反映出是整體的困境,他只不過是代表者或代罪羔羊(Identified PatientIP)。這樣的觀點避免了我們對特定對象的指責,而其他人也不用再武裝自己使自己更強壯以免除成為代表者的恐懼及焦慮。同時,也使得其牽涉到的群體或家庭中的個人可以負起改變的責任,更能促進家庭的關係與溝通。
        最後,身心靈整體健康觀提供另一種心靈成長的切入點。在身心靈的鏡像理論中強調的是,生命中的其他人是你的一面鏡子,尤其是這些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他們的行徑更是反映出自己不願面對的一面。不願面對的這部份可能是會引起壓力、恐懼或是嫌惡等等各種負向情緒的人事物,因而向外投射成為具體事件或形象。回到一開始提及的新聞。除了違法的部份之外,身心靈的整體健康觀會去強調,親子雖然表面上各為獨立的個體,但「關係」上其實是一體的,是同一件事的二面向或是二個極端。身心靈的成長認為這樣的情況與挑戰為得是要達到另一個層次生命是也的擴展。可以使得彼此享有更豐富的生命層次。從身心靈觀點來看我們可以約略知道這新聞事件中的父母與子女各有其不肯面對的一面或是有其仍待成長的挑戰。兒子或許需要面對的是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了解到將他人的期待轉變成自己一定要作的更好之間還有很多的轉圜空間,壓力仍是自己給自己的。而父母親則或許是去了解到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我們可以藉由超脫二元對立來免除至聖與至惡的極端信念與行為。
        簡單的說,親人之間沒有誰應該教誰,誰應該渡化誰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要跟每一個人成為好朋友,世間上也沒有每一個家庭的親子關係都是親密的。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就是互動、溝通與相互學習。透過他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檢視與洞察自己行為、情緒與思維,而不需以「法海正義」式的判斷事物與評判他人。人與人之間需要的就只是聊一聊,多一些了解。

沒有留言: